太姥山灵峰寺简介

2018/03/30 12:53:00   次点击

        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境的太姥山,毗邻东海,壤接江浙,雄镇东南,俯控吴越。其体巍巍,其势昂昂,抗苍崖于碧宇,耸绝壁于云霄,千峰韶秀,绵延跌宕。当视觉拨开云遮雾障,穿越山重水复,凝视于秦屿冷城虎山的茂林修竹与氤氲云海之时,摄人心魄的便是素有“东天佛国、海上仙都”之誉的千年灵峰古寺。据史料记载,缁门经营灵峰,始自唐咸通年代(约公元868年),时智饶和尚以其汪洋之法量,无碍之辩才,圆湛之心境,感召缁素精英百零八人,集聚于此,多方募化,大兴土木,建寺安僧,弘法渡众,一时护法群拥,盛况空前,誉动闽浙。缘此威德之感化,嗣后,历代缁门白衣纷纷仰慕而至,或增新葺旧,或营修不辍,或广开戒筵,或说法演教,灵峰古寺遂尔成为太姥山佛教胜地,名刹赫然,高僧辈出,震耀于世,终不负天地造化之功也!

        早在唐末宋初年间,灵峰古寺代代有高僧出世,他们或挂锡灵峰,或遍行天下,或炊冰煮雪,或混俗和光,或麻衣草履,或食惟接气,然虽然如是,却识宇宙之宽广,穷沧海之渊深,行人所不易行,舍人所不能舍,自他两利,古今瞻仰。特别是自宋元以来,灵峰古寺更是一跃成为享誉东土之十方大丛林,法席鼎盛,煊赫昭著,声名远播,冠映四海,遐尔学人,水赴云臻。时稽首膜拜,愿垂摄受者不绝于途;望风投奔,咨决心法者雷动海涌。据史料考证,此后数百年间,灵峰古寺更是龙象层涌。法脉识锁,实证实悟者,不计其数;正眼洞察,揭示法要,乘大愿力而来,得大自在而去者,亦不乏其人。他们高扬祖印,代佛弘化,把握当下,陶贤铸圣,力振纲纪,激扬宗要,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灵峰古寺的佛教气氛和文化内涵,亦为佛教在东土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憾尘世沧桑,无常迅速。盖明清以来,灵峰古寺或毁于兵燹,或灭于火灾,此间,虽有当地(潋城古堡)杨氏族人舍身护寺,但仍无法扭转其日渐没落之厄运。捱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千年古寺竞沦为周垣尽圯、阁殿荡然之凄然景况,它曾经有过的兴盛与辉煌已经成为了一段凝重而厚实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幸有释世孝长老(原福鼎市佛教协会会长)坚守于此,招徒纳众,延续香火,农禅并重,建功立业。潋城虎山,乃一座名山;灵峰古寺,乃千古名蓝。山因寺增秀,寺因山增色,二者相互依托,合二为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寺不仅完好地保存着唐、宋、元、明、清的石雕石刻,更是保护了无价的佛教文化之瑰宝。1961年由政府颁发爲福鼎县级文保单位,1981年1月被评为福鼎市首批重点文物单位。


一、东天佛国 山水人情相依

        灵峰古寺所在的虎山乃太姥山三十六峰之一,宋朝进士杨楫在《重修灵峰寺碑记》中对寺院所处之地形概貌作如是描写:“直长溪之北,环地十余里,岩洞邃深,峰峦罗列,如天施地设,奇变万状,是为太姥山。山有三十六峰,一峰发于其麓,自南而北,得地平广,杨氏五百余年聚族于其旁,是为潋溪。由潋溪之西,盘折迂回,另为壑穴,有招提焉,是为灵峰寺。”

        今日之灵峰依旧处于原有的地貌形态,揽胜朝拜者自冷城由北而南须绕行一片“得地平广”之村舍农田,穿越古牌坊,便有扑鼻之清香,悦耳之经声迎面扑来,举眼探寻,隐约可见一片黄墙红瓦掩映于松柏翠竹之中,如是迷离旷阔之意境,令人心驰神往矣!进入新山门,于茂林修竹中拾级而上,不经意间,一个规模庞大,恢宏壮观,尽显皇家园林气派之仿古建筑群顿然显现眼前,此即是声名显赫,名扬东土的千年灵峰古寺。环顾四周,但见古木障天,松竹婆娑、翠接青冥,幽深清逸,禅机直露。信步寺内,则有奇花异草,落红滴翠,清风徐来,芳香溢庭,沁人心脾。沿“灵峰山庄”左侧奋足而上,即是千佛塔。凭栏远眺,诸峰并峙,尖秀侵云,万壑千峦,应接不暇,令人心神飞越,尘虑顿消。若在春夏之际,四望绿菌万顷,云雾蒸蒸,倏忽万状,犹如洪波涌动,开合显晦。尤雪峰纱帽二峰,时而隐遁虚渺,时而和盘托出,间有悠悠之白云,飘忽眼前,更有叽叽之飞鸟,盘旋寺周,置身其境,恍惚隔世,舒臂揽之,似可把捉,实则空无所得。至若秋高气爽,俯阚冷城,则有楼幢俨然,炊烟袅绕,极目远眺,层林尽染,烂漫无比,凝神近观,巍巍梵宇,灯火辉煌。倘值隆冬时节,则山寺共色,白雪争飞,滴溜凝结,冰坚谷远,海宇四空,仿佛置身瑶台,物我两忘。真可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色等量齐观矣!实不负“东天佛国,海上仙都”之美誉矣!


二、名蓝得主 缁素精英相聚

        诸法和合,因缘殊胜。新千年伊始,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当此盛世,界奇大和尚受福鼎市人民政府、福鼎市佛教协会之钧命及十方善信之礼请,从新加坡回国,以浩然之正气、蓬勃之朝气、昂然之锐气、铮铮之骨气,勇挑灵峰住持之重任,并迅即拉开了重振灵峰之巨幕!

        二OO一年九月八日,在美丽富绕的福鼎市境,在风光旖旎的冷城虎山,在祥光瑞霭的灵峰古寺,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以及湖北、浙江、江西和福建等地之数千名嘉宾胜友、缁素精英共同参加了“界奇大和尚荣膺福鼎灵峰寺住持暨佛像开光庆典大法会”,法会上,福鼎市人民政府、市佛教协会的有关领导及社会各界贤达对界奇大和尚多年来致力于弘扬佛陀正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广结善缘,促进当地“三个文明”建设及在其他诸多事业领域之创举给予了充分肯定。界奇大和尚万分地感恩党和政府对佛教事业的支持,万分地感恩海内外诸山长老、大德法师,护法檀越多年来对他本人的信任和护爱。大和尚信心满怀地说,他将以此次庆典法会为契机,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发扬佛教禅净双修、农禅并重、解行相应之优良传统,本着“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之理念,统领大众团结合作,努力把灵峰寺建设成为一座集佛学理论研究与学术文化交流为一体的、高规格、高品味的国内一流道场。在界奇大和尚之威德感召下,在十方信众之鼎力护持下,灵峰古寺的进步与发展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三、六朝古刹 古今胜事相映

        复兴灵峰,巧逢天时地利人和之殊胜因缘,在福鼎市、太姥山镇及潋城村等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在福鼎市佛教协会的关心下,刚入不惑之年的界奇大和尚以其在建寺、弘法、安僧方面的卓越才能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在短短千余个日夜里,使历经沧桑的灵峰寺焕发出勃勃生机,创造了太姥山历代高僧营建伽蓝的奇迹。

        二OO一年十月,界奇大和尚高瞻远瞩,亲手描绘了灵峰寺未来发展之蓝图,并逐一付诸实施。当年,万佛楼破土动工,翌年四月竣工圆满,此楼通高十七点八米,占地面积一千三百平方米,使用面积近六千平方米,其主体框架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坚固无比,是一座集斋堂、念佛堂、影视厅、万佛堂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弘法大楼,第一层为斋堂,可同时容纳二千人用斋;第二层为千人念佛堂,可容纳一千八百人念佛、绕佛;第三、四层为万佛宝殿,四周供奉着一万余尊精美的佛像。佛殿中央供奉一尊7.6米高的阿弥陀佛圣像,左手托金莲,右臂摩垂下,足涌宝莲花,慈眼视众生,庄严慈爱无比。其对面正大门设有一道精致透明的自动玻璃门,寓意着阿弥陀佛时刻在等待接引芸芸众生的到来。

        在界奇大和尚的亲自住持下,在常住执事班子的齐心协助下,灵峰寺的各大建筑工程、各大殿堂楼阁快速顺利落成。继万佛楼竣工圆满后,天王殿、玉佛殿、观音殿、地藏殿、钟楼、鼓楼、贵宾楼、居士楼、客堂、伽蓝殿等建筑与大雄宝殿整合为一体,灵峰寺广场两侧56根代表56个民族的的精美石雕龙柱,构成了一个气势恢宏、庄严无比的古建筑群。二OO三年建成的灵峰山庄,位于大雄宝殿左后侧,依山就势,设计新颖、风格独特,可同时容纳三百多人住宿。法堂与藏经阁位于大雄宝殿正后方,法堂内供奉着本师释迦牟尼佛、消灾延寿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佛慈眼视众生,加被众生早闻佛法,依教奉行,诸恶莫做。藏经阁内收藏着浩瀚无涯的大乘经藏。驻足凝视,顿觉佛法广博。二OO四年竣工圆满的千佛塔巍巍耸立于万佛楼左侧的半山腰上,彩绘额枋,平金斗拱,琉璃盖顶,极尽威雄矣!沿着灵峰寺后山的天路拾阶而上,安住在灵峰秀山之顶的金色露天毗卢遮那佛,精美的石刻大佛首顶楞严经更为千年灵峰古寺锦上添花、增光增色,构成了一幅灵峰风光无限好的美丽画卷。


四、灵峰古寺 禅悦法喜相融

        佛教经论、浩如烟海,淼无际涯;圆说偏说,显说密说,大小顿渐,空有断常,泛引曲喻,浪翻潮涌,究其指归,不外乎引领学人觉破无明,识心达源,即所谓“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随缘任运,得大自在也!想当年,世尊不忍坐视与己同体不二之众生迷妄自蔽,粘手缀脚于漫天稠林,递相缠缚于生死苦海,故示现世间,兴慈兴悲,形于言语,现于事功,恳恳演说八万四千法门,法虽各各不同,但终究穷极,却是法法融通,门门互摄,《大智度论》云:“诸供养中,法布施最:万法之中,六度第一”千年灵峰古寺之所以在短短三年多的时日里取得如此巨大之成就,除仰仗界奇大和尚之无量愿心外,更依仗十方善信与大德檀越护持正法道场之无上菩提之心。为感恩诸佛菩萨对道场的加持,为感恩政府、领导、护法善信及所有一切关心和支持灵峰寺建设和发展的人们,凡在每一座殿堂楼阁落成之际,灵峰寺都要举办各种庆典和报恩法会,如“水陆空冥阳两利普斋胜会”、“梁皇宝忏法会”、“精进佛七法会”、“短期出家培训班”等,参加法会者,有来自海内外的长老高僧,有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护法善信。每次法会,无不法喜充满,无不洋溢般若智慧。可谓极一时之盛也!

        界奇大和尚认为佛教的继承,首要的是文化的传承,当今佛教界应把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融于一切,辅助教化,不可墨守陈规,要有创造性。界奇大和尚始终把中兴道场与发展民族文化相结合,并赋予鲜活的时代特色,投入重资精心制作的各殿堂楹联匾额即是一例,这些制作精美,寓意深刻,书法上乘的佳作集佛学、文史、名胜于一体,雅俗共赏,渗透着扬善止恶、返朴归真的爱国爱教情怀,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欣逢盛世,佛门重光,今遇胜缘,灵峰重兴!千年灵峰古寺的顺利扩建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不仅为太姥山及闽东佛教再创辉煌。更是为太姥山5A级世界地质公园增光增色。灵峰古寺独特美景令人向往令人陶醉,拥有6万平方米的“福慧田”等着人们来播种、耕耘和收获。阿弥陀佛!



寺院地址: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镇潋城村灵峰寺

上一篇: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

返回至前一页

地址: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镇冷城灵峰寺

电话:0593-7272000

CopyRight 2018 太姥山灵峰寺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8000298号-1 技术支持:湖北大鹏网络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福鼎灵峰寺

悟缘法师

为了对您的修学有所助益,请与我们联系

tmslfs@vip.dpwl.cn